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
预防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仍然是戴口罩。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,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,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被佩戴者吸入。大连市疾控中心多次提醒,戴口罩是预防感染、保护自己和家人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。但是在生活中,还是会有一些人在佩戴口罩时出现“误操作”。
不清洁双手就脱戴口罩
接触公共部位后不清洁双手就脱戴口罩,特别是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如不及时清洁双手,容易通过接触造成感染。口罩是和脸部直接接触的物品,脱戴时要保证手部清洁,脱口罩时要捏住口罩系带取下即可,无论内侧、外侧,都不要接触,避免污染双手。
不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
织物口罩防护性能有限,不建议疫情期间使用;N95口罩防护等级较高,日常生活无需使用;部分双面均为白色的口罩,并非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,防护效果有限,不建议使用。
佩戴多层口罩
没必要佩戴多层口罩,只要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,只需1个就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。
错误区分正反面
通常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鼻夹侧朝上,颜色较深一面为外面。
口罩佩戴不密合
口罩需包裹口鼻部方可起到过滤空气、阻隔飞沫的作用,,若未根据鼻梁形状压好鼻夹,容易漏气,空气未经有效过滤,看似戴好了,实则无用。
反复使用同一个口罩
口罩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潮湿、脏污、被微生物感染,防护效果会降低,建议定期更换。去过医院等感染风险较大的场所后,要及时更换新的口罩。日常生活中,可一天一换。
不分场所随意摘口罩
出入办公室、交通工具、电梯等公共场所时,不可随意摘下口罩喝水、吃东西或打喷嚏。如周围无人时,打喷嚏或咳嗽可用纸巾遮掩口鼻,然后将纸巾包好后置于垃圾桶内或采用肘臂遮挡。如处在人员较多场所,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要摘下口罩。待方便时,再及时更换口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
https://www.ningde114.com/view-79875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