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,临床上将肺癌分为4期,,Ⅰ期与Ⅳ期肺癌的生存预后截然不同,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级预防,即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。
事实上并非所有人群均需要进行肺癌的筛查,高危人群是肺癌筛查的主要对象。年龄超过50岁、吸烟史超过300包年(包年是指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)、现吸烟或戒烟时间尚不足15年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CT肺癌筛查肺癌。此外,对于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超过20年,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或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的人群,也推荐每年定期进行1次筛查。
肺癌目前已经成为常见疾病,吸烟、环境污染、职业暴露、饮食习惯、既往慢性肺部疾病(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肺结核、肺纤维化)和家族肿瘤疾病史等均是罹患肺癌的危险因素。其中,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,二手烟的危害往往更大。开始吸烟年龄越小、每日吸烟量越大、持续时间越长,引起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,通过戒烟能够降低肺癌的发生率。随着医学的发展,近年来肺癌的诊断治疗有了巨大突破,大家既往印象中大开胸手术、恶心呕吐脱发放化疗的时代已经过去,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综合化、精准化的全程诊疗。据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阎其涛介绍,目前肺癌诊断包括低剂量CT的筛查、薄层CT的对比观察、CT三维成像的立体诊断、petCT的全身排查、血液肿瘤系列化验检查、气管镜检查、超声内镜穿刺检查,治疗方式包括手术、放射治疗(放疗)、化学治疗(化疗)、靶向治疗、生物免疫治疗等,手术越来越微创精准。从前手术以切肺叶为主,现在以解剖性肺部分切除、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为主,经过术前严谨评估,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、身体状况、本人意愿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,依托CT三维立体成像,根据病灶切除安全距离,提前设计切除范围,预计离断的气管、动静脉血管,在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基础上,最大的保留正常肺组织。市五院几乎80%以上的肺癌手术在微创腔镜下完成,由开始的三个微创口、20cm切口,发展到如今单孔、约4cm切口。患者疼痛大幅度减轻,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。术后病理组织行基因检测,以优选出治疗用药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
https://www.ningde114.com/view-68972-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