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木筷、竹筷、密胺筷、不锈钢筷……到底哪种筷子更容易发霉?很多人在外就餐时,喜欢用开水烫一下的方式给筷子消毒,这种方法究竟有没有用?近日,,上海市消保委对860双筷子进行了这方面的专项测试,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。
不同材质的筷子,哪种易发霉?
上海消保委的测试,征集了200双普通家庭使用过的旧筷子和660双新筷子,样品材质包括木、竹、不锈钢、密胺、合金等五类。具体测试时,工作人员在清洗后擦干和未擦干的状态下,模拟不同环境,观察筷子上霉菌数量的变化。
测试结果显示: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25%以上。不同的环境湿度下,筷子上的霉菌数量增长相差甚远。其中,霉菌在湿度80%的条件下(如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)极易生长,而在湿度40%的条件下基本不生长。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不大。
另外,旧筷子、竹木筷更容易发霉。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的筷子更容易长霉,霉菌数量比新筷子和使用3个月的筷子要多30%以上。木质和竹质筷子结构疏松,表面的凹槽、细纹容易藏匿细菌。竹木筷的霉菌计数是不锈钢、合金、密胺筷的7倍以上。对此,消委会提醒消费者,筷子存放在湿度大的地方极易发霉,建议在湿度大的环境下,如梅雨季,最好能用除湿机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以防止发霉。
用开水烫筷子的做法基本没用
如何对筷子进行消毒?哪种消毒方式效果更好?消委会本次测试,对酒精、微波炉、高压锅、沸水、臭氧消毒柜等物种方式进行消毒效果比较。结果显示:酒精对霉菌基本没有作用;微波炉虽然消毒时间最短(3分钟),但只能用于合金筷;五类筷子都可通过高压锅、沸水、臭氧消毒柜来消毒,只是所用消毒时间略有差异。
很多人喜欢在餐前用开水“洗刷刷”烫筷子,这种消毒效果如何?测试结果显示:“用开水烫筷子”的做法基本没用,只有当消毒时间超过20分钟,筷子上的菌落和霉菌才能被有效去除。
五类筷子中,不锈钢、合金、密胺筷更易消毒,木筷、竹筷稍差。在相同的消毒方式下,洗干净的筷子消毒效果更好,菌落和霉菌数量要比未清洗的筷子少80%以上。
筷子头朝上还是朝下放有学问
很多人并不在意怎么放筷子,每次都是随手的随机的。其实,洗完的筷子头朝下放置,这样是极其不卫生的。筷子洗完后,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水,头朝下放,筷子上的水会往下流,储存在筷筒底部,时间一长,筷子头就容易长霉。检测数据显示:筷子头放置在筷筒底部,无论是菌落总数还是大肠菌群数都很高。洗好的筷子头一定要朝上。
另外,筷子在使用过程中,难免会产生磨损或者裂痕,时间一长,就很难保证每次都能清洗干净。消委会提醒,要养成勤换筷子的习惯,最好半年换一次。但最重要的,要保持筷子的干燥,在潮湿场所存放基本就失去了清洗的意义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庭筷子总是发霉的重要原因。文图据《武汉晚报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:
https://www.ningde114.com/view-63940-1.html